國際四大影展:奧斯卡金像獎、坎城影展、柏林影展、威尼斯影展
奧斯卡----金像獎(學院獎) 小金人
電影金像獎的頒獎儀式從一九二九年開始,每年評選頒獎一次。凡上一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上演的影片均可參加。奧斯卡是兩輪投票制度,第一輪是提名投票,先由學院下屬各部門提名(記名方式),獲得提名的影片,將在學院本部輪流放映,隨後影藝學院的所有會員再進行第二輪投票(不記名方式),最後以得票的多少來決定影片的得獎與否。 得獎名單是高度保密的。投票後,選票交給美國的普萊斯一沃特豪斯事務所加以統計。選票放在保險箱,由警衛人員日夜守護。統計後的用紙全部燒毀,絕對保密。各項獲獎名單,分別裝入密封的各個信袋,直到頒獎日的當時,由頒獎人拆封宣布。
奧斯卡獎可分成就獎和特別獎及科學技術三大獎。成就獎主要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導演、最佳表演(男女主、配角)、最佳導影、最佳美工、最佳音效、最佳剪接、最佳服裝、最佳化妝、最佳短片、最佳記錄片、最佳外國影片。 前十九屆奧斯卡只評美國影片,從第二十屆起,才在特別獎中設最佳外語片。參選影片必須是上一年十一月一日至下一年十月三十一日在某國商業性影院公映的大型故事片。每個國家只送審一部影片,這部影片由該國的電影組織或審查委員會推荐,且須加添英文字幕,送交學院外國片委員會審查。然後進行秘密投票選出五部提名影片。觀摩五部影片後,再由四千名美國影界權威人士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選出一部最佳外國語片。外語片只授予作品,而不授予個人。從一九四七年起至一九九三年,意大利獲獎十次,法國七次,瑞典四次,日本,前蘇聯和聯邦德國各獲獎三次。
金球獎
金球獎(Golden Globe Awards)是美國的一個電影與電視獎項,以正統聚餐的方式舉行,舉辦方是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HFPA)。此獎從1944年起,每年舉辦一次。一般認為此獎是美國影視界第三重要的獎項-第一是電影界的奧斯卡獎,第二是電視界的艾美獎。1996年當HFPA簽下新的電視轉播協議後,這種情況更加明顯。此獎的最終結果,是由96位記者(大多數是兼職)的投票產生。這些人居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好萊塢,都與美國國外的媒體打交道。直到2003年之前,金球獎的頒獎晚宴都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為奧斯卡獎投票之日的幾天前舉辦。
坎城影展
坎城影展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週」,到1971年後,坎城,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在短短雙週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週」、「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份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份,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週」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柏林影展----金熊獎
它是繼坎城之後最重要的新電影競賽影展,尤其對獨立公司而言,每年都有來自各地的電影、電視片商。柏林影展分為競賽展和青年影展兩部分,由影展單位負責挑片或製片人、導演自行推薦。三家甄選之影片必須是影展舉行前一年出品,且未曾公開放映或參加其他影展。甄選作品運費自付,附英文字幕,可以用拷貝或錄影帶參加。入圍參展影片需配上德文字幕。影展單位設有選片委員和國際評審委員。
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威尼斯影展」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際影展,早在西元1932年8月6日就揭開「序幕」了。二次世界大戰間「威尼斯影展」停辦,直到戰後1946年才又開始辦理,同一年法國的「坎城影展」也開始舉辦,形成了兩大影展分庭相抗的局面。戰後的「威尼斯影展」十分重視人道主義的追求以及藝術成就的表現,因此在「威尼斯影展」的獎盃上的設計是以當時威尼斯市的市徽-有翅膀的獅子作為象徵,所以影展的最高榮譽也稱為「金獅獎」。在六十年代末期,因為政治因素使得影片獎賞制度遭廢除,不過還是有許多優秀的影片慕名參展。到了八十年代又開始恢復頒獎制度,而「威尼斯影展」也成為「電影作家的影展」,參與的評審多是國際間知名的導演,因此更增添「威尼斯影展」的質感,也讓它站穩了國際影展指標性的地位!
- Mar 04 Sun 2007 20:51
【電影資料庫】國際四大影展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